当前位置:首页>公开课安排>> 公开课教案
2016年秋学期音乐徐雪芳老师第十三周公开课安排
班级 星期 节次 上课内容
 高一(4)班  5  第7 节  鼓乐铿锵
教案与课件

 

鼓乐铿锵

【设计思想】
教学设计在我看来,不啻于一个美学家眼里的精琢艺术品,内涵深刻而隽永。为此,时时将本来平铺直叙的设计纸稿,一次次在是否能形成一节好课的追问中不断修改而逐渐趋向丰满立体。《鼓舞弦动》这一课,首先根据高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促使自己立足于教材又不囿于教材的开放心态,进一步丰富了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其次,从动态走向上分析,它也是师生共同感受、鉴别、判断、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音乐的情感体验始终引领学生对表现形式、情感内涵的把握,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始终放在重要的位置,并尝试通过设定一些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内容、形式和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从而将普通高中音乐课程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和反映近现代与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优秀音乐作品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这一课程精神思想得以努力贯彻实施。

【教学目标】
1.聆听《滚核桃》《小放驴》《渔舟凯歌》,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了解乐曲的表现手法,想象乐曲所表现的生活内容。尤其《小放驴》《渔舟凯歌》两者对比赏析,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南北吹打乐的差异,并对其不同地方风格的形成,追溯根源,分析成因。
2.聆听《锦鸡出山》《山坡羊》片段,使学生对少数民族民间器乐乐种有所了解,初步感受其浓郁的民族地方风格。
3.在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理解乐曲的音乐内容的基础上,学习掌握鼓吹乐”“吹打乐的基础知识,初步了解浙东锣鼓” “打溜子”“纳西古乐的形式特点。
4.通过本课赏析,进一步展示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魅力,使学生自觉感受到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责任,尤其对乡土音乐浙东锣鼓、奉化十番锣鼓的欣赏,让学生明白热爱民族民间音乐其实就可以从家乡音乐开始。

【教学重点】
《小放驴》《渔舟凯歌》对比赏析,了解南北吹打乐的差异,并对其不同地方风格的形成,追溯根源,分析成因。

【教学难点】
不同民间器乐乐种其地方风格形成的原因及其人文背景。

【课前准备】
1.学生分六组,分别搜集相关资料。
2.教师收集相关视频音像材料,并精心制成课件。
3.配备专用多功能媒体教室。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乐种分类
(一)提前几分钟播放已剪辑过的江南丝竹《三六》、广东音乐《旱天雷》音像片断。

  • 华夏民族的音乐文化丰富多彩,具有多种民族风格和地方风格。如果说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是地方器乐乐种里的璀璨明珠,那么其他的地方器乐乐种也都同样以其独特的音乐,显示出了迷人的艺术魅力。

(二)请出第一小组同学介绍课外搜集的我国地方乐种分类情况。

  • 师生小结:地方乐种主要有丝竹乐(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鼓吹乐(西安鼓吹乐、吉林鼓吹乐、山西鼓吹乐等)和吹打乐(河北吹歌、浙东锣鼓、苏南吹打等)三大类。

点评:课前的丝竹乐播放,温馨亲切,无形中又预示着本节课的立意氛围,学生对搜集来资料的介绍,一下将学习视野打开,强烈求知欲也就随即产生。

二、选择聆听 初步感受
三大地方乐种类,分别择一二,聆听片段。

  • 鼓吹乐——山西鼓吹乐《滚核桃》片段欣赏。

思考:说说演奏有何特点?(花敲干打)表现了怎样的生活情景?

  • 学生回答,并由学生课外搜集的资料来介绍鼓吹乐。(以吹奏乐器和打击乐器为主的民间器乐合奏形式,来源于西北少数民族马上之乐”……
  • 吹打乐——河北吹歌《小放驴》和浙东锣鼓《渔舟凯歌》片段欣赏。

思考:从主奏乐器分析,它们之间最大的差异是什么?

  • 师生总结吹打乐的形式特点:一般说来,北方流行的吹打重,吹奏技巧娴熟高超;南方流行的吹打重,锣鼓在吹打乐中有重要作用。

点评:三大类乐种有选择聆听片段,首先很好地满足了高中学生对罗列音乐作品的好奇心,其次每个片段欣赏时附带的思考,又为学生对鼓吹乐、吹打乐形式特点的初步总结作了最直接的指引和铺垫。如果说这一环节中对鼓吹乐、吹打乐的片段赏析是兼顾地方乐种全面性出发的话,那么接下来第三环节的作品赏析,就是要达到细微见真章、对比显本色的鉴赏效果。

三、南深入体验
(一)河北吹歌
1.请出第二小组同学介绍课外搜集的河北吹歌情况
2.欣赏《小放驴》音频片段

  • 思考:主奏乐器是什么?还能听辨出哪些乐器?

(管子、唢呐、笙、笛子、板胡、锣、鼓、镲等)

  • 乐曲有哪些音乐特征?

学舌——先用管子领奏,后由乐队作逗趣式的对答一领一和,上下呼应。
旋律——采用来回的大跳音程。

  • 学生哼唱,模拟学舌

3.学生讨论总结:河北吹歌风格(节奏明快、粗犷豪放、质朴爽朗、诙谐幽默)
点评:以上河北吹歌《小放驴》欣赏,能紧抓住主奏乐器管子的独特音色、演奏中的逗趣学舌特点及地方音调的大跳特征,层层递进来教学,使河北吹歌风格归纳总结显得水到渠成。由于这一过程加入了学生模拟学舌这一环节,不仅能调动气氛,而且也使乐曲幽默诙谐风格自然显出端倪。

(二)浙东锣鼓
1.请出第三小组同学介绍课外搜集的浙东锣鼓情况
2.欣赏演出实况录像《渔舟凯歌》片段

  • 说出乐队组成的特点?

(吹、拉、弹、打各项乐器配备齐全;1人演奏的排鼓(5只)、排锣(11只)为主奏乐器,并突出排鼓的演奏。)

  • 进一步欣赏配以奉化十番锣鼓演奏的布龙演出实况录像片段

3.学生讨论总结:浙东锣鼓风格
(旋律流畅、刚柔相济、色彩丰富,振奋向上)
点评:此环节之所以选用浙东锣鼓及奉化十番锣鼓来欣赏,目的鲜明,就是要利用本土资源优势来推动帮助学生对民间吹打乐的理解,音源来自身边,自然倍感亲切。

四、风格迥异 追溯根源
(一)思考:河北吹歌与浙东锣鼓风格鲜明,除从音乐要素可分析外,能否从地理环境、语言及语音特点、文化传统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 学生分组讨论。
  • 学生交流总结。

——河北吹歌:河北省地处华北地区,是中原文化发源地;人民纯朴善良、勤劳勇敢,语言刚直干脆;地方戏曲剧种丰富有河北梆子”“评剧等,且与少数民族文化交流密切……
——浙东锣鼓:浙东属沿海地区,气候宜人;宁波舟山一带语言词汇丰富有极强表现力,人民性格开放而具有挑战奋进精神;历史文化底蕴浓厚,民间艺术丰富,有甬剧、姚剧、舞龙等,沿海民俗中的开渔祭海对浙东锣鼓产生发展有重大影响;这里一直走在改革开放的前沿,文化艺术对内对外交流频繁……
(二)课外探索:请课外再选定一个地方器乐乐种,从音乐要素及人文背景两大方面对其风格形成作出分析。
点评:这一环节很大程度上是由学生凭借课外搜集的资料来自主完成的,从讨论交流到总结展示,都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比较两个地方器乐乐种的不同风格、表现手法和人文背景,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评价音乐的初步能力;开放式和研究性学习方法的倡导,又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以音乐为媒介的合作学习,更是增强了协作能力和团队意识。第二步骤不失时机提出这一课外作业,也为鉴赏更多的民间器乐曲取得了举一反三的良好效果。

五、民族风情 补充领略
(一)少数民族地方乐种

  • 值得我们欣赏的地方乐种很多,如果说以上的河北吹歌和浙东锣鼓更多体现的是汉族地方乐种风格的话,那么我们也同样不可忽视少数民族地方乐种的朵朵奇葩。

(二)请出第四小组同学介绍课外搜集的纳西古乐资料。

  • 欣赏纳西古乐《山坡羊》实况录像片段

(三)第五小组同学介绍课外搜集的土家打溜子资料。

  • 欣赏土家族打溜子《锦鸡出山》片段

点评: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影响的民间器乐乐种大都集中在汉族,但民间音乐的民族性和多样性,又促使我们不得不提一提这些少数民族奇葩,纳西古乐和土家族打溜子俨然成了这些音乐中的很好代表者。

六、主题凸显 拓展深化

  • 地方器乐乐种以其独特的原汁原味的地方风格焕发出了迷人的艺术魅力,它更是我们音乐创作者的灵感源泉。(聂耳的《金蛇狂舞》、名曲《江河水》、以及著名民族管弦乐曲《丰收锣鼓》等,所有这些优秀的作品其实都和华夏民族丰富的地方器乐曲紧密相关。)
  • 越来越多和地方器乐乐种相关的民间音乐也开始逐渐走出国门,在证明民族音乐独特且不可替代的存在价值同时,不能不说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 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实况录像

点评:本课教科书里引用了音乐家李焕之的一句话——任何民族的文化传统,好比是一条长河,在它的发展过程中,总是一个继承关系。透过这句话,本课所蕴的思想内涵即可呈示一二:丰富的民间音乐是发展中音乐的创作源泉”“丰富的民间音乐是永远需要继承的民族瑰宝

版权所有常州市金坛区第四中学 地址: 常州市金坛区西城路11号 联系方式:0519-82851407

技术支持:伟兵程序 QQ:29956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