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学期音乐陆丹老师第六周公开课安排
班级 | 星期 | 节次 | 上课内容 |
高一(1)班 | 4 | 第5 节 | 山西绛州鼓乐《滚核桃》 |
教案与课件 | |||
一、教学过程: (Ⅰ)创设情境 激趣引题 课前欣赏 观看锣鼓表演《黄河激浪》。 【设计意图】:直接观看各种中国的鼓的演奏,由此导出新课《鼓乐铿锵》 过渡语言:大家好,刚才我们欣赏的是锣鼓表演《黄河激浪》,画面让我们感受到的是热烈欢快的气氛,这是中国传统的民间鼓吹乐所擅长表现的,今天就让我们通过几首具有代表性的民间器乐曲去感受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鼓吹乐的魅力。
(Ⅱ)、过程体验 探索实践 24’ 欣赏《滚核桃》 (一)、首先请同学们试着敲打老师准备的鼓,请学生用象声词说出音色。3’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快思维积极性。 (二)、出示《滚核桃》的锣鼓谱——打击乐中将不同的节奏加上不同的音色组合在一起。进行节奏拍打,音乐片段听辩。(规整的节奏) 思考:听乐曲片段,听到这段节奏了吗?做了哪些变化?。8’ 活动:A、教师拍打节奏,念锣鼓谱,学生跟着念与拍。 B、老师或由某位较好的学生带领大家变化速度、力度拍打锣鼓谱。 C、自由的散板,学生自由的拍打练习。
【设计意图】了解打击乐谱—锣鼓谱之一,音乐片段的听辩,学生进行节奏模仿,了解并简单掌握乐曲的表现手法,如:节奏、速度、力度、演奏形式等,为后面完整欣赏做准备。 D、完整欣赏《滚核桃》,思考:1、给作品分段。2、乐曲描绘了怎样的生活场景?5’
(三)、教师分析学生的回答并小结:这种生活场景离我们很遥远,很模糊。再向大家介绍作品内容:是一首山西绛州鼓乐,乐曲表现农民采摘核桃之后,集中装袋、运到房顶上,然后铺开核桃晾晒、核桃滚散开来、滚落下地等景象,并以此抒发农民劳动时的欢快喜悦心情。1’
(四)、看一段简短的视频,有哪些演奏形式,给塑造农民采摘核桃的音乐形象起了什么作用?3’
(五)、总结:1. 演奏形式 十人两组、一人持拍板,领奏、合奏、齐奏、轮奏 2. 力度、速度变化 渐强渐弱、渐快渐慢3. 打鼓技巧 敲击鼓梆、敲击鼓面、闷击鼓面、双手交叉敲击鼓梆等 完整欣赏音乐(观看视频),学生再次感受乐曲节奏千变万化、力度层次丰富、表演形式多样、演奏技法无穷。同时引导学生体会农民劳动的情景及丰收后的喜悦心情。4’ 【设计意图】此处采用欣赏法、讨论法、体验法、评价法再次强调音乐作品的欣赏,让学生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了解音乐创作中的表现手法。
(Ⅲ)、整合资源 互动交流 10’ (一)、音乐知识 2’ 1、鼓吹乐是以打击乐器、吹奏乐器为主的一种民间音乐,它常以合奏形式出现,有时辅之以其他乐器(如弦乐器)。 2、鼓吹乐又叫“锣鼓乐”在民间的两种含义: 其一、以锣鼓等打击乐器演奏的“纯”打击乐合奏的名称; 其二、锣鼓乐乃鼓吹乐、吹打乐的别称。“吹歌”是吹打乐中的一个乐种。它以吹管乐器为主,辅之以打击乐器。因演奏曲目多采用民歌或戏曲唱腔,所以有吹歌的名称。 【设计意图】音乐知识的介绍,学生能初步分辨音乐的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