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分析
第一课《时代精神的精华》主要介绍的是哲学的起源、哲学的基本问题以及哲学的内涵与外延等一系列基本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是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第一课的第一框。本框题包含“哲学的起源”、“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三目内容。涉及哲学的本义和起源、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联系和区别、哲学和具体科学的联系与区别。本框属于哲学的第一课起引导作用,带领学生走入哲学的大门,同时也为下一课“哲学的基本问题”以及后续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一)教学目标
1、必备知识:了解哲学的产生与起源、理解哲学的内涵与外延,掌握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区别与联系。
2、关键能力:运用哲学思想指导生活和学习,让哲学成为指导我们生活更好的艺术。
(二)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认同哲学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自觉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生活。
2、科学精神:能够理解哲学与具体科学之间相互促进的关系,摒弃哲学是科学之科学的错误观点。
3、公共参与:通过学习了解有关哲学的基本问题,初步树立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学习和生活的意识。
三、学情分析
作为高二的学生,学生已具备深入思考的能力以及对周围事物的洞察能力,但对于哲学还处于零碎的生活化的理解阶段,缺乏理性的知识性的认知。因此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形而下”的观察中逐步过渡到“形而上”的思考,能够学会比较哲学思维与日常思维的异同,初步感受哲学思维的魅力。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教学难点: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合作探究法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导入新课
|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必修四《哲学与文化》,你知道什么是哲学吗?请用一些词语描述一下你对哲学的感觉。
|
思考并联系自己的感觉及生活中的实际,思考什么是哲学。
|
引导学生从“形而下”的感觉和观察中逐步过渡到“形而上”的思考
|
|
环节一:哲学的起源
|
讲授新课
|
你认识的人里有没有名字中带有“哲”字?他的名字有什么寓意呢?
1. 疫情防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
→内外因相结合
2. 疫情防控分级精准管理→矛盾具有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 选科是偏文还是偏理?→一切从实际出发
4. 脱贫攻坚不落一人→群众史观,群众观点群众路线
5. 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量变与质变
6. 揠苗助长→尊重客观规律
7. 网络热词→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通过刚才的例子,你认为哲学是凭空产生的吗?那么有了人类的实践活动就产生了哲学吗?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在中国哲学史和思想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使得中国的哲学和文化取得了长远的进步和空前的繁荣。
思考:为什么战国时期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这说明哲学思想与时代之间有什么关系? 是不是百家争鸣中所有的哲学思想都能称作是真正的哲学?
|
思考并回答,理解“哲”在汉语和古希腊语中的意思,明白哲学的本义。
思考并回答,哲学与人类实践活动密切相关。哲学不仅源于实践活动,更来源于人们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思考并回答,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
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对概念的理解掌握哲学的本义。
通过具体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了解哲学并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哲学来源于生活
通过对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局面的分析,理解哲学与时代的关系,同时培养学生透过现象分析本质的能力
|
|
环节二: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
|
甲乙两人均在月考中失利了。
甲:月考失利是天命所致,应顺应天命,消极度日,可能上天觉得我就不是学习的料。
乙:事在人为,没有过不去的坎,选择了积极奋斗,准备好好学习争取下次月考取得好成绩。
面对月考失利,两个人的想法有何不一样?想法不一样体现了什么的不同?
1、什么是世界观
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整个世界包括客观世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主观世界(人的意识和思维)
练一练,下列哪些属于世界观?
那我们现在学习的世界观和哲学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面对新冠疫情,众多医护人员无畏逆行,奔赴一线;但也有人趁机发国难财,为了利益丢了良心。思考:以上截然不同的行为体现了什么样的思想观念?行为与思想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
思考面对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的想法却大相径庭,背后反映的是世界观的差异。
理解并通过练习巩固对世界观的理解
小组合作探究,哲学与世界观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思考面对新冠疫情,他们的做法有何不一样?做法不一样体现了什么的不同?
|
从实际生活中引出哲学的内涵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哲学不是空中楼阁与生活密切联系,普通人的世界观进行系统化理论化也可能成为哲学思想。
|
|
环节三: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
|
请同学们说一说你知道的大学专业有哪些?你想考的专业是什么?
物理的万有引力规律
经济领域的价值规律
生物学的遗传规律
哲学研究的则是什么才能称之为规律
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特定的研究范围,哲学到底是研究什么的呢?哲学与具体科学的研究对象一样吗?
具体科学揭示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哲学研究的是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有其自然科学前提,恩格斯认为自然科学家受哲学的支配,牛顿的例子,具体科学与哲学的关系
|
思考并回答,理解大学专业其实是具体知识
区分哲学与具体科学研究对象的不同
思考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
贴近学生的生活与目标,由学生了解的大学专业引出具体知识也就是具体科学的概念
从区别哲学与其他学科的研究对象不同,理解哲学不是玄学,而是一门科学。
理解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进一步明确哲学也不是高高在上的,是要用于指导我们生活的。
|
课堂小结
|
全面理解哲学的内涵
|
误区警示
|
|
课堂巩固
|
 
|
板书设计
|
一、哲学的起源(来源于实践、来自于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二、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三、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
作业布置
|
1. 总结本课知识点并绘制知识框架图
2. 收集古今中外哲学家的名言,下节课一起分享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