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春学期音乐陆丹老师第十五周公开课安排
班级 | 星期 | 节次 | 上课内容 | |||||||||||||||||||||
高一(2)班 | 3 | 第8 节 | 俄罗斯民族风情 | |||||||||||||||||||||
教案与课件 | ||||||||||||||||||||||||
俄罗斯民族风情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两个主题,感受主题不同的情绪特征。了解双主体变奏的特点。 2.通过欣赏法、讨论法、对比法等实践教学手段,让学生学会聆听作品。 3.通过格林卡《卡玛琳斯卡娅幻想曲》这首作品,了解俄罗斯民族音乐风格。
教学重点难点:正确视唱《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的两大主题,通过谱例比较、视听感受、设问引导的方式来了解双主体变奏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手风琴演奏《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喀秋莎》,思考:这两首歌曲音乐情绪如何?(第一首:抒情的悠长的;第二首:欢乐的活泼的) 二、授课环节: (一)、第一主题 1.下面我们再来听一段音乐思考,音乐情绪和老师演奏的第1首还是第二首接近?(播放主题一,回复与第一首接近)
2.我们继续听,(主题一三个变奏) 设问:听出有什么不一样吗?旋律有变化吗?(第二遍播放) 老师总结:主题旋律不变,乐器音色发生了变化(第三遍播放) 3. 第三遍再问:乐器的音色发生哪些变化?起到什么作用?(木管+弦乐+铜管)器乐的不断改变使音响效果不断丰富。 4. 旋律走向有什么特点?我们来唱一唱? (四度音程范围内的下行音阶式进行,这段音乐情绪里不仅仅是忧伤的,还有一丝悲壮的凄凉的情绪在里面)
(二)、第二主题(前面我们听了第一首和忧伤的有关的音乐片段,接着我们来听一段欢乐主题的音乐片段) 1. 我们再来听一段欢乐的音乐片段,播放第二主题。(播放主题2) 活动:A.唱主题旋律
活动;B.听主题重复了几次?(播放主题2变奏1) (可能听不出来再听一遍) C.听到了几条旋律线条?(播放主题2复调)解决复调的问题) 这种两条旋律同时在进行的多声部音乐称为复调。这里面进行了变奏的同时又加入了复调的创作手法。在这个主题片段中一共出现了13次变奏,我们来数一数。 D.播放主题2变奏1 2.旋律走向有什么特点?我们来唱一唱?
(四度音程范围内下行音阶式进行)
听完了两个音乐主题片段,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完成表格。 (三)、讨论环节:对比讨论完成表格
(四)、总结:刚刚我们听的这两首具有鲜明对比的音乐片段,其实选自于俄罗斯作曲家古典音乐的奠基者格林卡他的代表作品《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卡》于1848年间在华沙写成,这是俄罗斯民族乐派代表人物格林卡最著名的一首管弦乐作品,是俄罗斯交响音乐的奠基之作。该乐曲采用了两首俄罗斯民歌—婚礼歌曲《从山后,从高高的山后》和舞蹈歌曲《卡玛林斯卡亚》的主题,格林卡运动这两个音乐主题,找到足以反映俄罗斯人民生活的那些最本质的方面,用交响音乐的形式把它体现出来。
三、分析作品 播放:婚礼主题和舞蹈主题片段,请结合历史背景思考:为何欢乐的忧伤的两种情绪同时出现在这首作品中?是不是和俄罗斯民族的性格有关呢? (俄罗斯人民乐观的民族性格和欢乐的生活情趣虽然深受19世纪蒙古族的压迫,但他们仍旧表现出这种刚毅粗狂豪放的性格特点) 先欣赏婚礼主题《从山上从高高的山上》放文字,放音乐。 欣赏舞蹈主题《卡玛林斯卡亚》放文字,放音乐。
(一)这首《卡》是用两重奏变奏曲形式写成的,两个主题的变奏采用了整组交替的形式。Ppt7 下面我们来完整的欣赏《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 第一主题的第一组变奏 A (主题一的呈示和它的3个变奏) 第二主题的第一组变奏B(主题二的呈示和它的13个变奏) 第一主题的第二组变奏 A’(主题一的3个变奏) 第二主题的第二组变奏B’(尾段的18个变奏)
总结: 格林卡是第一个将俄罗斯音乐文化与西方音乐文化交融而使之达到先进水平的作曲家被称为“俄罗斯音乐之父”。他的音乐以爱国主义的内容和质朴的民族形式相结合而著称,作品风格清新,富于生活气息。此外他还吸收异国情调和多民族音乐语言来丰富俄罗斯音乐形式,对日后的俄罗斯作曲家影响极大。
格林卡、柴科夫斯基和强力集团等人是俄罗斯民族音乐觉醒运动中的中流砥柱,为了俄罗斯民族文化艺术做出了巨大贡献,强力集团又称五人团“强力集团”是19世纪中期俄罗斯出现的一个作曲家小组。其成员包括:巴拉基列夫、鲍罗丁、居伊、穆索尔斯基和里姆斯基—科萨科夫。课本中第二首《荒山之夜》 就是是穆索尔斯基的作品,同学们可以课后研究和探讨一下。
格林卡的民族音乐,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和普希金的诗歌天才的画家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俄罗斯举世闻名的国宝级作品,俄罗斯人民深受这些作品的影响激发他们的民族觉醒意识,格林卡有句名言:“人民的音乐是作曲家创作的基础,创作音乐的是人民,作曲家只是把它编成曲子而已。”这句话是俄罗斯民族乐派的精髓,也是“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精髓”。在19世纪末,俄罗斯的音乐在世界的历史舞台上占据了不可忽视的地位。 因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