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多种多样的区域
知识目标:
1、结合实例,说明区域的含义。
2、结合实例,说明区域的不同类型。
3、结合实例,理解区域的不同空间尺度
【教学重点】区域的类型
【教学难点】区域边界和区域的空间尺度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和探究法;
归纳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新课导入]: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的平沙岛是珠江的江心岛,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按照国家规定,这里划出了基本农田保护区。为此,广东省下拨专项建设经费,修建水利设施;佛山市每年给农户发放农田保护补贴,以弥补农田不得他用的损失。以上表述中出现了哪些类型的区域?为什么平沙岛基本农田的保护会涉及不同级别的行政区?
下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进行今天的学习。
【新课讲授】
一、不同类型的区域
师:首先我们先来明确一下区域的概念,你们觉得区域是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
区域是人们在地球表面按照一定的目的和标准划定的空间单元。
师:那么区域的划分依据是什么呢?像干旱区和半干旱区,热带和亚热带它们的划分有什么共性呢?
生:基于对世界的认识和实践的需要,在地域差异的基础上划定的。
师:那我们说像中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划,这说明了区域的什么特性?地球上有热带与亚热带,寒带与亚寒带,这又说明了什么特征?
生:
区域具有一定的范围、形状和边界。有些区域,如行政区或流域,边界是明确的;有些区域,如自然带或语言区,边界具有过渡性质。
师:我们把秦岭——淮河一线叫做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湿润区的降水量都在800毫米以上。这又体现了什么呢?
生: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教师总结:
1.概念:区域是人们在地球表面按照一定的目的和标准划定的空间单元。
2.划分依据:基于对世界的认识和实践的需要,在地域差异的基础上划定的。
3.区域特点:
(1)区域具有一定的范围、形状和边界。
(2)区域边界具有过渡性质。
(3)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由于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不同,人们划分的区域类型也不同。
师:现在我们学习了区域的概念和特性,现在我们来学习一下区域的类型,请同学们看着课本自己试着来总结一下。几分钟之后找同学来说一说自己的见解。
学生阐述。
教师总结:
4.区域类型:
(1)按照特征划分:
①按照自然特征划分——中国东部季风区或黄土高原区;
②按照人文特征划分——汉语北方方言区或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③综合自然和人文特征划分——中国主体功能区。
(2)按照特定的行政管理目标地区划分:
①划定行政区、经济特区、保税区、基本农田保护区等;
②划定对口支援地区、国家扶贫地区;
③划定禁止开发区、生态保护区;
④划定历史文化保护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3)有的区域是客观存在的,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逐渐认知的,科学认识和划分这些区域,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过渡】在前面我们学习到了区域之间如何划分,现在我们来学习一下区域之间的等级划分,同一尺度区域和不同区域都可以发挥什么作用?
二、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
师:一提到等级,我们会想到大的等级和小的等级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是不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所以区域的层级是不是也是这样呢?
生:较高层级的区域往往与较大尺度对应,较大尺度的区域可包含若干较小尺度的区域。
师:那我们说不同尺度的区域发展之间是可以相互促进还是会起反作用?比如说北京和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是什么关系?
生:相互促进。
师:那你还可以举出什么相似的例子呢?
生:上海和长江三角洲。
师:那我们现在说同一尺度之间有什么关系?举个例子来说,新疆和河北的面积和地理位置都是不同的,那它们之间一定要分出优劣么?
生:不一定。同一尺度的区域,也会因面积大小和地理位置的差异,具有不同的发展条件和不同的发展方向。
教师总结:
1.区域的层级:
区域的空间尺度可体现为区域的层级高低。较高层级的区域往往与较大尺度对应,较大尺度的区域可包含若干较小尺度的区域。
2.不同尺度的区域发展:
不同尺度的区域发展可以相互促进。由于存在行政隶属和管辖关系,不同尺度的行政区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
3.同一尺度的区域发展:
同一尺度的区域,也会因面积大小和地理位置的差异,具有不同的发展条件和不同的发展方向。
[课堂小结]:
我们一共讲了两个大部分,分别是不同类型的区域和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在这节课我们掌握了区域的概念,区域的分类,区域的层级划分,不同尺度的区域发展和同一尺度的区域发展。
[板书设计]:
一、不同类型的区域
1.概念
2.划分依据
3.区域特点
4.区域类型
二、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
1.区域的层级
2.不同尺度的区域发展
3.同一尺度的区域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