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秋学期地理苏小俊老师第七周公开课安排
班级 | 星期 | 节次 | 上课内容 | |||||||||||||||
高二(11)班 | 2 | 第1 节 | 质量检测卷讲评 | |||||||||||||||
教案与课件 | ||||||||||||||||||
2022秋金坛四中高二年级10月质量检测 地理学科卷 命题人:孙宇翔 审核人:苏小俊 出卷时间:2022.9
2022年8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中央政治局将向党的十九届七中全会建议,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22年10月16日在北京召开。据此完成1~2题。
A.北半球,向北移动 B.北半球,向南移动 C.南半球,向北移动 D.南半球,向南移动 2.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当天,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大约是( ) A.40° B.44° C.48° D.52° 2022年9月29日,常州市金坛第四中学第28届田径运动会如期举行。运动健儿们在赛场顽强拼搏、奋勇争先,展现出四中学子良好的精神风貌和竞技状态。据此完成3~5题。
A.28日21时 B.29日0时 C.29日10时 D.30日2时
A 5.图1中运动员在弯道处向西北方向奔跑,拍摄时的时间可能是( ) A.10:00 B.12:00 C.14:00 D.18:00 图1 图2是黄赤交角和太阳光照射地球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
6.黄赤交角( ) A.随太阳直射点移动而变化 B.即图中角β C.为黄道平面与地轴的夹角 D.目前度数为66. 5° 7.如果图2中角α缩小,则( ) A.黄赤交角的度数缩小 B.上海昼夜长短变化幅度缩小 C.能被太阳直射的范围增大 D.产生极昼现象的范围缩小
8.轮船出发时,与A地处在同一天的日期范围约占全球的比例( ) A.等于1/2 B.大于1/2 C.小于1/2 D.全球同在一天 9.轮船到达C地时,该地的时间为( ) A.2019年1月6日16时 B.2019年1月5日8时 C.2019年1月5日16时 D.2019年1月6日8时 图3
假期里,小明同学外出旅游。某日早晨小明拍摄了日出的照片,随即发到微信朋友圈。在天津(117°E,39°N)的爸爸和在国外甲城市出差的妈妈马上做出了回复(图4)。结合图文材料,回答10~11题。
10.小明拍摄日出照片时所在的城市最可能是( ) A.呼和浩特(112°E,40°N) B.兰州(104°E,36°N) C.杭州(120°E,30°N) D.南宁(108°E,23°N) 11.据图文信息,可以推测出甲城市的( ) A.纬度位置 B.经度位置 C.当天日落的方向 D.当日正午太阳高度 雾灵山位于北京与承德交界处,海拔2118米,素有“京东第一峰”的美称,是观赏日出和日落的理想之地。表l为“雾灵山部分日期的日出和日落时刻表”。 据此完成12~13题。 表1
12.四个日期中,太阳直射点最靠近赤道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3.一游客于7月某日去雾灵山旅游,当日的太阳视运动轨迹是( )
A B C D 我国A市某中学(图5所示)的旗杆影子在北京时间14:08为一天中最短。冬至前后,师生们能在学校升国旗时(北京时间10:00)看到日出。结合图文材料,完成14~15题。
14.A市位于常州市(32°N,120°E)的( ) A.东北 B.东南 C.西北 D.西南 学生发现,日落时旗杆影子的指向随日期而移动。 15.下列时段中,日落时杆影的指向由排球场逐渐移向篮球场的是( ) A.惊蛰到立夏 B.立夏到小暑 C.白露到立冬 D.立冬到小寒 图7中Ψ为太阳能板与水平面的夹角,太阳能板可调节。读图,据此完成16~17题。
16.若Ψ与所在地纬度相等,图示各地太阳能板均获得最好的集热效果,则该日太阳直射( ) A.0° B.4°N C.22°N D.23.5°S 17.在Ψ从12.5°减小到0°的过程中,达尔文的太阳能板集热效果始终保持最好,此时段江苏( ) A.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减小 B.日出方位从正东变为东南方向 C.常州昼长比徐州昼长短 D.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 下图8为“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幅度随纬度变化示意图”(箭头方向表示纬度增大)。完成18~19题。
18.M~N的范围是( ) A.南北回归线之间 B.极圈与极点之间 C.赤道与回归线之间 D.回归线与极圈之间 19.6月22日,从M到N( ) A.昼渐短且昼均长于夜 B.正午太阳高度变小 C.昼渐短且昼均短于夜 D.正午太阳高度变大
丙 20.甲地位于乙地的( )
C. 西南方 D. 西北方 21.—架飞机从甲飞往丙,最短航行路线是( ) 图9 A.一直向西 B. 先向西南,再向西北 C. 先向西北,再向西南 D. 一直向东 读图10
22.图10中a、b、c、d范围的面积大小比较为( ) A.a=b=c=d B.a=b=c>d C.a=b>c>d D.a>b>c>d 23.范围d的顶端、范围c的底端边界线分别大约长( )千米 A.1110、2220 B.1110、1110 C.2220、1110 D.2220、2220
24.读下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图中A点所属的半球是________半球(填东或西),从A点向东、向南、向西、向北各走200 km最终落在A点的________方位。(4分) (2)图中C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C点与D点之间纬线距离约为________ km。(4分) (3)图中C点关于地心对称点的地理位置坐标是________。(2分) (4)图中G点关于地轴对称点的地理位置坐标是________。(2分) (5)图中各点位于热带的是________。(2分)
25.“地球部分地区昼夜分布示意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读图回答问题。(10分)
(1)据图判断,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2分),甲、乙、丙三地的日期是_______(1分)。 (2)比较甲、乙、丙三地,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最小的是______地,线速度最大的是______地。(2分) (3)一年中甲、乙、丙三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是______。(2分) A. 甲地最大 B.乙地最大 C.丙地最大 D.三地相同 (4)甲、乙、丙三地至少需要再过______(1分)小时才能全部进入新的一天,届时甲地的地方时是______(1分)日________ (1分)时。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每空一分,共10分) 甲图为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图,乙图为二分二至地球位置图,丙图为某日太阳光照图。
(3)在如丙图所示的节气时,地球公转至乙图中的______(填写字母)点,接下来一个月,太阳直射点将移动在甲图①、②、③、④段中的______段,金坛的昼夜长短变化情况为______。 (4)丙图中H、M、O、P四地,一年中能被太阳直射两次的地点是______,当其成为直射点时,四个地点昼长的长短排列关系是______。 (5)在如丙图所示的节气时,地球上正午日影达到一年中最短的地区是______,该日,M地昼长为______小时。 2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每空一分,共10分) 下图中①②③④四条线分别表示北半球夏半年某日四地的太阳高度变化过程。
(1)这一天,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___________。②地位于___________,④地位于___________。①②③④四地的纬度从高到低的排列是________。 (2)③地的纬度是_______,其正午太阳高度h等于_______,该日,其日出方位是________,日落方位是________。为了接受较强的阳光,其住宅门窗应朝向_______。 (3)①处自西流向东的河流,其__________(南、北)岸易被冲刷侵蚀。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下图为“我国某地二至日太阳视运动轨迹示意图”,图中O点为观察者所在位置,A、B、C、D为观察者所在地的地平面上四个方位,E、F为观察者在二至日观测到的正午太阳位置,其中OE垂直于平面ABCD。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四点所代表的的方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F点所代表的的节气为_______,该日正午太阳高度为_______。 (3)正午太阳处于E位置时,简述北京地区昼夜长短状况及变化趋势。 (4)在图中合适位置画出二分日太阳视运动轨迹(用箭头标出太阳升落方向),并用点G标出正午太阳高度的位置及大小。
|